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今天,又接到记者的电话,说要聊聊网贷验收备案延期的情况 。

其实,越是延期,验收的条件越严格。

为什么呢 ?原来缺乏持续运营能力、不具备核心竞争力、或者小型机构都指望尽快验收备案,获得从业资格,然后扩大业务规模 获得估值,然后卖掉套现回收成本离场。倒是那些稍微有些规模、前期在市场运营方面投入较多、或者真正进行了核心能力建设的机构,更多存在存量等历史包袱,需要必要的去化周期调整存量业务,反而不太容易用过验收。这不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过程吗?

现在,如果验收延期的话,后者得到机会调整业务,前者随着合规成本的增加 迫于内部运营的压力和外部周期,会市场化被动退出市场。这倒是有利于稳定出清市场,也有利于优化提升全行业能力。

 但是,最近,伴随着验收备案预期的不确定,个别缺乏持续运营能力、不具备核心竞争力、或者小型机构为了苟延馋喘,又开始明目张胆地开展违法违规业务活动,大肆进行违规广告宣传,现金贷、校园贷、配资、首付贷等等有开始肆虐,大多是想捞一把续命。

同时,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,部分资管平台,依旧不能理性面对合规要求,无法忍耐前期负债端投入运营成本累积之后转变成沉没成本,转而谋求小额资产,导致资产荒加剧,甚至涉足违规业务,加入网贷战场。

短期内,网贷市场整体风险处于累积周期,投资回报处于持续劣化过程。

这就怪不得监管态度和导向越来越严厉了。

这和普惠好像越离越远了吧?市场的有效性依然发挥着作用。

可惜,对市场主体各方的持续劝导和建议,在人性和非理性情绪面前,毫无作用。

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郭大刚

郭大刚

79篇文章 6分钟前更新

郭大刚博士,供职于友谊万岁资产管理公司,专注于Fintech、Regtech等领域的独立研究工作。

文章